| 政务要闻官网下载 - 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区政府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直、乡镇信息公开 > 区直部门 > 区发改委 > 规划信息

红谷滩区发改委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2021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攻坚克难抓调度,主要经济指标潜力巨大。今年以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了经济预警调度,出台了《关于做大全区经济总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红谷滩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共召开全区经济运行调度会11次,对经济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是经济增长有待加速。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3.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全市排名第8。二是财政收入走势平稳。1-9月,财政总收入完成78.8亿元,同比增长9.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全市排名第11。三是消费市场仍需刺激。1-9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6.21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全市排名第9。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稳定。1-9月,全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0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全市排名第4。五是外向型经济呈现优势。1-9月,实际利用外资(省口径)完成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增速全市排名第1。进出口额预计为25.93亿元,目标完成比88.53%,增幅15.50%;其中出口24.20亿元,目标完成比88.52%,进口1.72亿元,目标完成比88.65%。六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报数)4.19万元,同比增长35.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报数)2.27万元,同比增长34.1%。

(二)紧扣发展抓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项目储备不断扩大。编制了《2021年红谷滩区重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项目数量共152个,总投资2146.7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358.5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385.5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38.6亿元;列入省大中型项目12个,总投资466.9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55.8亿元;列入市重大重点项目55个,总投资1299.7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202.7亿元;列入市重点推进项目9个,总投资488.3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59.5亿元。二是项目推进加快建设。落实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综合分析与研究,形成《红谷滩区重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通报》。据统计,1-9月份,我区12个省大中型项目投资完成率为128%,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为142%,55个市重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为93.1%,9个市重点推进项目投资完成率为133%,全区152个重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为78%。三是做好项目推进保障工作。编制出台《红谷滩区“项目大会战”(2021-2023年)实施方案》,力争实现项目建设“3415”工作目标,即利用3年时间,重点推进项目400个,完成投资1500亿元;编制印发《2021年红谷滩区重大重点项目领导挂点计划》,由区领导进行“点对点”联系和跟踪服务,进一步加快全区重点项目推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稳定。1-9月,全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全市排名第四。全面摸排全区项目,协调各责任部门入库50个项目,总投资共365.54亿元。五是组织项目单位积极申报中央、省、市财政性建设资金项目等争资工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已申请省级资金1笔共计45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2笔共计144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2笔共计3.4761亿元。已申请到省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费用项目1个、第三批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个、普惠养老中央预算内项目1个;专项债项目2个。六加强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根据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牵头起草制定了《红谷滩区政府投资管理办法(试行)》、《红谷滩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控制标准(试行)》等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论证、立项审批、项目实施决算及绩效管理、工程监督管理、资金筹集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七是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我区列入全市第三季度集中开工项目5个,主会场设在我区平安金融中心。八是开展区域评估编制工作。我区区域性评估评价工作试点范围为VR科创城部分地块,需开展环境影响区域性评价、文物调查勘探和文物影响区域性评估、区域性交通影响评价、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区域性评价,预计完成时间为2021年11月30日。九是加快特色产业园、特色小镇推进工作。重点推进全区1个省级特色小镇(南昌VR科创城)及2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南昌VR科创城、绿地卢塞恩风情小镇夜经济产业园)建设。

(三)政策引领抓落实,服务业发展质量双升。一是积极培育企业升规入统。对全区147家纳税50万元以上的服务类企业和204家拟达标企业分片区开展全面摸排工作,符合条件拟10月上报材料入统30家,经培育后可入统19家,同时责任到片区和部门,督促指导拟入统企业按时提交申报材料。二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组织申报2021年省预算内基建投资新动能培育平台专项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江西省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建设与运维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成功申报。三是服务业指标表现良好。2021年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77.0亿元,同比增长10.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0.9%。1-9月,全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上报数)143.49亿元,同比增长25.93%;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29户(在报128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省级集聚区5个,市级集聚区6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3个。

(四)全面统筹抓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一方面,大力推动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根据《中共南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中共南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重点改革举措》《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21年工作计划》等文件精神,研究提出本专项小组2021年需要重点推进落实的改革举措,拟定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21年工作计划》、本专项小组2021年工作要点和2021年重点改革举措,明确了每项改革举措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另一方面,做好生态文明和长江经济带相关工作。按照市生态文明办有关要求,制定了《红谷滩区2021年生态文明宣传月活动方案》。牵头各相关部门,做好红谷滩区“十三五”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与节能宣传工作。关于传达学习5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二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的致辞精神、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传达学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表彰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大会精神的讲话等送审稿均提请常务会审议。

(六)多措并举抓关键,其他发展改革工作成效显现。一是规划与建议编制有序推进。按照省、市部署,积极推进编制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工作,先后通过召开专家评审会后,提交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和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经再次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会同专家对“十四五”规划纲要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并提交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拟定了《关于2021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的建议》,提请区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是全力做好政策落地小组工作。牵头编制了多个惠企文件,梳理了各项惠企政策的办事指南共计85个,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实行一站式受理,一个窗口统筹跟踪。截止9月24日,已受理各类惠企事项56件,兑现政策17件,成功兑现扶持政策奖励资金289.07万元。是奋力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牵头全区14个指标部,在按市级指标部要求和市第三方机构的指导下对迎评材料经过几轮反复修改后,保质保量完成了报送任务。此次第三方测评中我区取得了较大进步,预计在全市排第五名,在全省前35位,全省排名较前一年前进约60名。四是持续做好诚信南昌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做好全市七天“双公示”数据的采集整合,我委上报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500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461条,行政处罚39条。严格落实“红黑名单”方案,截至目前,共收集全区每月“红黑名单”数据上报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693条,均为红名单。推行诚信南昌示范街区建设工作、信用承诺制度,联合区市场监管部门,各街办多次组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共计300余份。全面推进价格认证工作。统一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标准,规范城区中心区域的停车热点、堵点停车场服务收费公示,提高收费政策的透明度,加强和完善社会监督。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各项涉案物品的价格认定,截至目前,共办理涉案物品价格认定149起,认证金额共计1769107元,为公安机关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发挥了积极地保障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运行形势严峻从三季度经济指标表现来看,全区经济总体处于持续复苏的态势,但与其他县区相比,主要经济指标距离目标差距较大,在全市排名落后,全区经济运行整体面临较大压力。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缺乏项目支撑,尤其是缺大项目,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后劲相对不足。二是缺乏投资拉动,尤其是有效投资,发展动能不足。三是产业结构不优,房地产业占比较大,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四是干部作风不实,各部门抓发展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不强。

(二)沟通协调不通畅。五年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十四五”规划虽然是以往五年规划的延续,但又面临着新时代、新特征,新矛盾、新问题,新目标、新任务。而红谷滩区行政区划调整才一年有余,在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面临基础工作不充分、部门协调难度大、力量支撑薄弱等问题。

2021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我委将继续以大南昌都市圈核心引领区为奋斗目标,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重点抓好项目建设,突出服务业发展核心地位,大力推动生态文明领域重点工作,为全区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的“排头兵”地位更加巩固突出做出应有贡献!

(一)紧盯平稳增长,着力强化经济预警协调。围绕《关于2022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的建议》,统筹做好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发展,力争GDP指标有支撑、能协调、可持续。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定期召开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进一步加大经济调度的密度和强度,做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增强经济运行分析的时效性、预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当好参谋助手。

(二)紧盯做实支撑,着力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抓好储备,精心策划谋项目。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做好省市区重大重点项目梳理、储备工作。二是强化部署,积极争资争项。按照中央、省、市财政性建设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文件要求,组织项目单位积极争取资金,带动和扩大有效投资。三是加强协调,确保任务如期完工。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的要求,严格实行项目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定期调度,统筹协调,解决好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四是应统尽统,固投入库全面覆盖。摸排全区应入统未入统项目,协调相关责任部门做好固投入库工作。

(三)紧盯企业培育,着力夯实现代服务业基石。一是实时掌握全区服务业和相关指标发展情况,每月填报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数据预测表,数据上报表,定期撰写全区服务业发展分析材料。二是紧盯规上服务业企业升规入统培育工作,不断优化我区服务业企业结构,力争我区规上服务业营收等重要指标进位赶超。开展企业摸排行动,更新完善拟入统企业库和经培育可入统企业库,同时,对在库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指导企业按时入统入库。三是为加大对辖区内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加快重点集聚区打造,促进创新创业园区发展,根据《中共红谷滩新区工委办公室印发关于红谷滩新区服务业发展配套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洪新工办发〔2020〕52号)文件精神,做好企业兑现奖励工作。四是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业进行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龙头企业、服务业发展项目及双创示范项目等申报。

(四)紧盯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区改革办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工作。编制和落实红谷滩区《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22年工作计划》、《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2年重点改革举措》,做好本专项小组牵头指导工作,确保改革举措有序推进落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民生保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方面改革举措。协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南昌市202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严格控制全区万元GDP能耗等指标。

(五)紧盯提质增效,着力做好发展改革工作。一是加快出台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围绕我区“十四五”规划,做好近期、中期和五年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好时间进度表、作战图,立足长远,系统安排,做到年年有目标、有任务、有责任。二是着力做好营商环境工作。一方面,继续梳理可在线兑付的政策,加大报道频次,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将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有针对性、精准性推送给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牵头做好“第三方评”工作,对有关台账资料进行再梳理、再核实、再完善,确保零失误、零漏项、零差错。聘请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咨询机构,通过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成果,发现红谷滩区的指标弱项和突出问题,并利用系统梳理优化提升路径及改革方案,开展跟踪评测督促整改,力求在下一年测评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三是着力实施加强诚信南昌建设。加强诚信宣传,在媒体平台开展信用宣传报道。加强双公示信息报送,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做到应报尽报。强化红黑名单、联合奖惩案例报送,及时收集信息并向市信用办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报送。及时更新公共信息资源目录,按要求报送市信用办。四是着力做好价格认证工作。继续做好涉纪涉案财产、涉税价格认证、鉴定工作,为司法、纪检、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公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价格服务。加强对停车场收费公示内容的审查,确保公示内容准确、完整,确保收费公示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与有关文件相一致。加强对非电网直供电主体进行政策宣传,规范非电网直供电价格行为。

扫码浏览
微博
微信
抖音
掌上红谷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