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红谷滩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履行司法行政职能,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各项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成效
(一)强化综合协调,压实法治建设职责。一是牵头制定《红谷滩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并推动各单位抓好落实,协助区政府完善每季度政府常务会专题学法制度。二是督促各单位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报送公示工作,全区政府部门全部按要求完成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公示。三是推动开展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鼓励全区各单位、各镇(街道)采取“法治+小镇”的模式,创建法治特色品牌项目,并于7月向市委依法治市办报送了3个示范创建项目。四是强化法治履责监督,实现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年度述法全覆盖,建立了红谷滩区法治督察约谈、挂牌督办、通报批评规定,扎实推进上级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围绕重、难点工作,下发工作指引清单4份,提醒清单1份,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升执法水平。一是加强培训提升法治素养,组织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及2024年度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工作培训班,培训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推动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及实务演练活动三十余场次,开展了网络课时培训,督促全区执法人员完成学习及结业考试。二是开展了执法证考试及监督证申领工作,按规定注销了43名执法人员证件。组织开展了行政执法人员“以考促学”抽考,倒逼行政执法人员强化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的学习。三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评估、案卷评查、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工作,评查随机抽取的行政执法案件100余份,进一步规范了各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行为。四是严格推行“企业安静日”制度,全年各行政执法单位通过四张清单,行政处罚免罚案件16件,从轻处罚29件,减轻处罚42件,免罚款6.02万元,减轻罚款32.7万元。
(三)完善工作制度,打造红谷普法阵地。一是健全完善普法工作制度。对标上级普法工作任务,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了《2024年红谷滩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红谷滩区司法局普法工作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二是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根据《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红谷滩区普法责任制的工作方案》,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向相关责任单位发放了4份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着力推动各职能部门加强对服务和管理对象的普法教育。三是巩固做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举办了红谷滩区法律明白人“1+N”“国家安全法”主题宣传“云课堂”。开展“法律明白人”星级评定工作,共评定一星级“法律明白人”165人,二星级“法律明白人”38人。四是全年保障22万元采购一批普法宣传用品,扎实开展“法律七进”普法宣传,特别是在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并同步网络直播。五是持续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开展了《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线上公益普法直播,为广大公民普及了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联的法律知识。六是深挖本地法治文化,开展了第一届“英雄普·红谷行”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收集作品71件,报送市局作品获奖5件,我局获优秀组织奖。
(四)创新法律服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深入推进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工作站9个,工作室179个,部署81台智能服务终端与远程视频咨询设备。在慧谷产业园、用友产业园分别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侨联、工商联在重点领域建立行业法律服务组织2个,城区实现“半小时必达”的公共法律服务圈。加强我区12348热线值班咨询工作,组建一支超过30名专业律师的热线值班团队,全年累计接听咨询电话5600余次。二是健全法律援助事项律师事务所工作库,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法院、区人民检察院等五个单位设立了法援律师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1340余人次,有效扩大法律援助申请覆盖面。在全市率先推行“百姓点单”模式,按法援律师擅长领域汇编制作“法援服务单”,由受援人自主选择承办律师,自9月推广以来,申请人“点单”案件135件。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1件(刑事531,民事79,行政1),为受援人共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经济利益127.42万元,指派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521人次,辩护率实现100%。三是常态化开展“有法帮你”系列法律服务宣传活动,重点围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共法律咨询等服务,深入村(社区)、企业大力开展各类型法律服务活动220余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积极与今视频、新法治报等平台合作,成功举办了多场线上“有法帮你”云直播,吸引了超过百万观众的关注与参与,有效提升了“有法帮你”知名度。
(五)深耕争议化解,筑牢基层和谐根基。一是不断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区现有人民调解组织218个,包括人民调解协会1个、行业性和专业性调解委员会6个,调解员1260余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206人。全区90%调解组织完成“五落实”“六统一”规范化建设。构建“大调解”工作架构,累计受理矛盾纠纷8930件,调解成功8923件,调解成功率达99.92%。二是持续改进完善行政复议工作,2024年7月因市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构行政复议管辖权下放,我区行政复议案件剧增。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47件,同比增加153件,增长率达163%,已办结的136件中,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为21.32%,有效推动了行政行为的修正与完善。截至目前,全区各行政机关共有一审行政应诉案件30件(败诉2件),较去年全年的49件(败诉9件),案件量同比减少38.78%,败诉率同比下降11.61%。经复议后提起诉讼的有7件,均未败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始终保持为100%,充分实现案结事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综合水平有待提升。由于区划调整原因,我局大多数为近2年司法行政系统“新人”,对司法行政业务不够熟悉,加上面对较大工作量,仍然是“一人多岗”的工作模式,比如,我局今年共办理律工业务1624件,业务总量占南昌市比例超60%,干部工作质效与管理服务对象需求不成正比。
(二)法治宣传氛围依然不浓。我局普法宣传形式依然较为单一。开展法治宣传的主动性不高,普法工作面向本系统内干部宣传教育更多,结合日常执法开展以案释法等工作实践结合不够,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氛围不浓,主要依靠线下宣传,覆盖面不够,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没有及时总结上报。宣传成效不高。
(三)基层发展不均比较突出。城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有明显差异,厚田、流湖等偏远司法所干部普遍年纪更大、学历更低,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率与城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加上位置较远,日常监管频次也不高,干部作风较松懈,工作落实有较大差距。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带头落实各项职责任务。在政府常务会上汇报了我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相关会议精神。围绕法治督察工作,邀请专家在政府常务会上进行专题授课,并对我区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解读,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督促各单位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质量。
四、2025 年工作安排
一是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述法工作要求,压实各级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运用法治约谈、法治督察等举措,全面推动重难点问题整改提升。二是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指导。全面推行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严格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范政府行政决策。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促进执法流程规范化。三是加强复议、执法联动。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督促行政执法单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及时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意见书,加强与各执法单位的沟通衔接并将相关问题反馈至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做到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无缝衔接。四是唱响“英雄普·红谷行”普法品牌。以“普有道”工作体系为依托,创新靶向普法模式,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深入挖掘培养本地法治文化,依托本地群众演艺人才,着力打造一批主题契合、表现成熟的文化作品,在全市“英雄普”品牌创建过程中贡献红谷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