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红谷滩区聚焦上级工作部署,全面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理论学习,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坚定不移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积极推动日常学习落地生根,区政府各部门及各镇(街道)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委(党组)专题学习会。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效。严格执行《红谷滩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全年组织8次法治学习,涵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重要法律法规。围绕法治督察工作,邀请市司法局法治督察科科长肖丽在常务会上进行专题授课,并对我区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解读,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了《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 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清单》,要求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学习。全年组织10次网上学法答题活动,组织26名新提拔干部参加了法律知识集中考试。
(二)强化依法履职,推动政务服务提质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通过5个本地特色服务主题,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推动申请表单多表合一、线上一网申请、材料一次提交,大幅压减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创新推动综窗服务模式,升级“叮叮抢单”系统2.0版,实现企业群众平均等待时长压缩至2分钟,办件时长平均压缩至10分钟,鸿鹄智办“叮叮抢单”案例入选第四届数字政务发展年会数据资源管理典型案例库。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首创“e 见帮办”服务模式,拓宽线上线下帮办服务渠道,荣获政务服务软实力“数字赋能金钥匙奖”。大力推行“企业安静日”制度,各行政执法单位通过实施四张清单,开展涉企检查1137次,其中免罚案件16件,从轻处罚案件29件,减轻处罚案件42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案件0件,免罚款6.02万元,减轻罚款32.7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落实审查机制,推动政府决策合法合规。严格落实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年共召开33次政府常务会,研究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等,“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决策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面向公众发布6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政府常务会议均邀请法律顾问列席并提供法律意见,重大决策前均严格咨询法律顾问意见。全区41个政府部门和单位全覆盖聘请了法律顾问,有效保障区政府各级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年共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233件,其中向市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5件,报备率、报备及时率、报备规范率均为100%,有效防止“带病文件”出台。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清理废止了2件规范性文件。
(四)坚持高标要求,推动执法水平向好向优。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及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工作培训班,培训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及实务演练活动三十余场次。扎实开展网络课时培训,全区478名执法人员完成学习及结业考试。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了“以考促学”抽考,参加抽考的29名执法人员均及格。严格落实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按规定注销了43名执法人员证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随机抽取并评查了100余份行政执法案件,推动检查发现的11个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规范了各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行为。
(五)加强行政监督,推动权力运行从严从紧。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切实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及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举办行政败诉案件约谈会,约谈了有行政败诉案件的3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依法行政,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依托南昌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收集、初审、上报工作。2024年已归集10673条“双公示”信用信息至市级平台,其中行政处罚271条,行政许可10402条。协助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查询200余家企业信用信息情况,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应用共享。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区政府网站主动发布各类信息6282条,全区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2件,按时答复办结162件,按时办结率100%。截至目前,区政府通过12345热线接到转办件66475件,按期办结率达到98.20%。
(六)完善调解机制,推动社会治理见行见效。构建“大调解”工作架构,全区现有人民调解组织218个,包括人民调解协会1个、行业性和专业性调解委员会6个。建立全省首家金融纠纷专家调解团队;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荣获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通报表扬。全区累计受理矛盾纠纷8930件,调解成功8923件,调解成功率达99.92%。持续改进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47件,同比增加153件,增长率达163%,已办结的136件中,行政行为纠错率为21.32%,有效推动了行政决策的修正与完善。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在全市率先试点“百姓点单”法律援助服务,实现受援人菜单式自主选择承办律师的创新模式。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23件,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率实现100%。广泛开展全民普法工作,全区各单位以线上线下等形式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日及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20余场次。开展了第一届“英雄普·红谷行”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唱响“英雄普·红谷行”法治宣传品牌。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虽然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法治理念不牢固。在工作实践中,部分干部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单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推动问题解决的敏锐度和惯性不足。面对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不善于从法治角度全面推进解决,存在一定的依赖传统经验和管理方式的倾向。
(二)法治责任未抓实。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工作部署不够科学和严格,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压得不实,约谈、督察、通报等工作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法治氛围待加强。法治举措共享格局尚未形成,执法单位以案释法的主动性不高,在法治宣传和氛围营造方面还未能形成合力,法治品牌创建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
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牢固树立系统法治思维。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用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积极落实《红谷滩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全年安排8次政府常务会学习《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全面强化各单位“一把手”法治思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和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对规范性文件的动态监督管理,全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 233 件,对六项重大行政决策按规定公示,并执行有关决策 。
二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陆续开展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评估、案卷评查、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工作,评查随机抽取的行政执法案件100余份。举办了行政败诉案件约谈会,安排分管区领导约谈了有行政败诉案件的3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一步规范了各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能力水平建设,积极推动行政执法人员“以考促学”机制落地,全区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及实务演练活动30余场次,培训执法人员440余人次。
三是全面深化普法宣传教育。以“八五”普法为抓手,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持续深化我区“四单一书”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单位以线上线下等形式加强对服务和管理对象的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民法典”宣传月和重要节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20余场次,组织各单位开展线上学法活动20余次,全年共组织了1次全区普法大讲堂和10期线上专题课堂。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第一届“英雄普·红谷行”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征集各类作品71件。
四、2025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将法治建设等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法治水平。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依托“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等平台,持续开展各类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通过会前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专题培训等形式,促进全区法治干部和工作人员学深悟透理论精髓,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法治建设落地见效。
(二)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责任明确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围绕重难点问题协调有关单位提出解决办法,凝聚工作合力。常态开展督察调度,确保各项法治任务有序推进。持续强化区、镇两级法治建设责任落实,推动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切实增强推进法治建设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三)严格依法行政,营造法治氛围。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执法监督检查、以学促考等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环境。